左右滑動 :
shift key+mouse scroll滾輪/ mouse middle button按一下

- 注釋顯示 / 隱藏
  
- 日 / 夜 照明
  
回總目
記錄閱讀位置

孫子十三篇整理中
春秋 齊 孫武

 

孫子孫子兵法春秋 齊 孫武

原文依據簡本校訂,補錄曹操孫子注

校勘、注釋按此顯示


曹操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以孫子略解(又名孫子注)傳世。後繼有(梁)孟氏、(唐)李筌、杜牧、陳、賈林、杜佑、(宋)梅堯臣、王皙、何延錫、張預等續注。
此電子本據宋本十一家注孫子整理,惟收錄曹操注。

又名︻始計︼篇第一 

曹操曰:計者,選將、量敵、度地、料卒,計於廟堂也。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曹操曰:謂下五事七計,求彼我之情也。

一曰道,曹操曰:謂導之以教令。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曹操曰:危者,危疑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順逆,兵勝也。孫子注有此五字,簡本無。

曹操曰: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之制。故司馬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吾民也。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勢不同,因時制利也。論在九地篇中。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曹操曰:將宜五德備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曰:曲制者,部曲、旗幟、金鼓之制也。官者,五官之分也。道者,糧路也。主用者,主軍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曹操曰:同聞五者,將知其變極,則勝也。索其情者,勝負之情。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曹操曰:道德、智能。天地孰得?曹操曰:天時、地利。法令孰行?曹操曰:設而不犯,犯而必誅。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曹操曰:以七事計之,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曹操曰:不能定計,則退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曹操曰:常法之外也。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曹操曰:制由權也,權因事制也。兵者,詭道也。曹操曰: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曹操曰:欲進而治去道,若韓信之襲安邑,陳舟臨晉而渡於夏陽也。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曹操曰:敵治實,須備之也。強而避之。曹操曰:避其所長也。怒而撓之,曹操曰:待其衰懈也。卑而驕之;佚而勞之,曹操曰:以利勞之。親而離之。曹操曰:以間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曹操曰:擊其懈怠,出其空虛。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曹操曰:傳,猶泄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變化,不可先傳也。故料敵在心,察機在目也。

夫未戰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未戰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於無筭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曹操曰:以吾道觀之矣。

作戰篇第二 

曹操曰: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於敵也。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曹操曰: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車駕四馬,率三萬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帶甲十萬,士卒數也。

千里饋糧,曹操曰:越境千里。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曹操曰:謂購賞猶在外之也。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曹操曰:鈍,弊也;屈,盡也。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曹操曰: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無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曹操曰:籍,猶賦也。言初賦民,便取勝,不復歸國發兵也。始用糧,後遂因食於敵,還兵入國,不復以糧迎之也。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曹操曰:兵甲戰具,取用於國中,糧食則因敵也。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曹操曰:軍行已出界,近於師者貪財,皆貴賣,則百姓虛竭也。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孫子注作六,簡本作七。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財殫盡而兵不解,則運糧盡力於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費也。公家之費孫子注作用,簡本作費。,破車罷孫子注作疲,簡本作罷。馬,甲冑矢弩,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孫子注作七,簡本作六。曹操曰:丘牛,謂丘邑之牛;大車,乃長轂車也。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一石,當吾二十石。

曹操曰:,豆稭也;稈,禾槁也。石,百二十斤也。轉輸之法,費二十石乃得一石。

故殺敵者,怒也,曹操曰:威怒以致敵。取敵之利者,貨也。曹操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曹操曰:以車戰能得敵車十乘已上,賞賜之。不言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者賞之,而言賞得者何?言欲開示賞其所得車之卒也。陳車之法:五車為隊,僕射一人;十軍為官,卒長一人;車滿十乘,將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別言賜之,欲使將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車十乘已上與敵戰,但取其有功者賞之,其十乘已下,雖一乘獨得,餘九乘皆賞之,所以率進勵士也。而更其旌旗。曹操曰:與吾同也。車雜而乘之,曹操曰:不獨任也。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曹操曰:益己之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

曹操曰:久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將賢則國安也。

謀攻篇第三 

曹操曰:欲攻敵,必先謀。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曹操曰:興師深入長驅,拒其都邑,絕其內外,敵舉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得之,為次也。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曹操曰:司馬法曰: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全旅為上,破旅次之;曹操曰:五百人為旅。全卒為上,破卒次之;曹操曰:自校以上至百人也。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曹操曰:百人以下至五人。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曹操曰:未戰而敵自屈服。

故上兵伐謀,曹操曰:敵始有謀,伐之易也。其次伐交,曹操曰:交,將合也。其次伐兵,曹操曰:兵形成也。其下攻城。曹操曰:敵國已收其外糧城守,攻之為下也。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曹操曰:修,治也。櫓,大楯也。轒轀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輪,從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備也。器械者,機關攻守之總名,飛樓雲梯之屬。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其城也。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曹操曰:將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緣城而上,如蟻之緣牆,必殺傷士卒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曹操曰:毀滅人國,不久露師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曹操曰:不與敵戰,而必完全得之,立勝於天下,則不頓兵挫銳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曹操曰:以十敵一,則圍之,是謂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操所以倍兵圍下邳,生擒呂布也。五則攻之,曹操曰:以五敵一,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倍則分之,曹操曰:以二敵一,則一術為正,一術為奇。敵則能戰之,曹操曰:己與敵人眾等,善者猶當設奇伏以勝之。少則能逃之,曹操曰:高壁堅壘,勿與戰也。不若則能避之。曹操曰:引兵避之也。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曹操曰:小不能當大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曹操曰:將周密,謀不泄也。輔隙則國必弱。曹操曰:形見於外也。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曹操曰:縻,御也。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曹操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禮不可以治兵也。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曹操曰:不得其人也。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曹操曰:引,奪也。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曹操曰:君臣同欲。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曹操曰:司馬法曰:進退惟時,無曰寡人。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曹操曰:此上五事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子孫子兵法春秋 齊 孫武

原文依據簡本校訂,補錄曹操孫子注

校勘、注釋按此顯示


校對凡例:
一、參考資料為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文物出版社 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物出版社 2010、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文物出版社 1985銀雀山漢簡中的古文、假借、俗省字文物出版社 1989,整理電子本。據張海波銀雀山漢墓簡牘集成︻貳︼、︻叄︼文物出版社 2021及其論文及衛松濤之期刊投稿等修訂釋文及標點。
二、殘缺內容難以判斷者,以□表示猜想文字,以■表示實有字而無法隸定;可隸定卻無法輸入,亦以■表示。
三、擬補之殘文加灰框標示,擬補之缺文加紅框標示。殘缺內容字數難以估計者,以……作標示。
四、異體字下以小字標示正體字。


參考版本

原本: 十家孫子會注 宋史 藝文志 南宋 吉天保 輯 1131-1161

底本:宋本 十一家注孫子 南宋 吉天保 中華書局影印本 1961
底本: 孫子 平津館本 重校刻 清 光緒三年 浙江書局 1877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藏


竹簡本: 銀雀山漢墓竹簡抄本 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 1976
      載銀雀山漢墓竹簡︻壹︼ 文物出版社 1985
      載銀雀山漢墓竹簡︻貳︼ 文物出版社 2010
      銀雀山漢簡釋文吳九龍 文物出版社 1985

殘簡: 大通上孫家寨漢簡 青海大通上孫家寨 漢簡殘片 載自文物 1981
晉殘本: 六朝鈔本舊注孫子 新彊吐峪溝 斷片 載自孫子集成 齊魯書社 1993
治要本: 魏武帝註孫子 載自唐 群書治要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本 1967
曹註本: 宋本 魏武帝註孫子 清 平津館刊 顧千里摹本 載自孫子集成 齊魯書社 1993
武經本: 宋本 武經七書 北宋 元豐年間 朱服 輯 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藝社借照 東京岩崎氏靜嘉堂藏本 載自孫子集成 齊魯書社 1993
四庫本: 孫子兵法 載自文淵閣四庫全書 兵部類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1983
孫校本: 孫子十家註 孫星衍校本 清 嘉慶二年 兗州觀察署刊本 1797
櫻田本: 古文孫子 日 櫻田迪 家藏抄本 服部千春孫子兵法新校 1997 附


書目

校注

魏武帝注孫子 又稱孫子略解孫子注 曹操 注 清平津館刊 顧千里摹本
武經七書 北宋 元豐年間 朱服 輯 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藝社借照 東京岩崎氏靜嘉堂藏本
十家孫子會注 宋史 藝文志 南宋 吉天保 輯
宋本 十一家注孫子 中華書局影印本 1961
孫子參同 明 李贄 評注 閔于忱 輯

孫子古本研究 李零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評釋

孫子章句訓義 錢基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吳孫子發微 李零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
孫子兵法譯注 孫子譯注補入曹操注 郭化若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工具書

孫子集成 謝祥皓 劉申寧 輯 濟南齊魯書社 1993
孫子兵學大典 邱復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編者案:因電子檔每頁字碼過大於不同裝置上或有缺漏跳段格式錯置等技術問題
如見狀煩請轉告開發人員將盡力解決以備妥善方便後學